• USDT是什麼?USDT泰達幣的前世與今生

  • 更新時間:2024-03-16 23:35:01

  • USDT中文名泰達幣(英語:Tether,貨幣代號USD₮或USDT),據發行方稱是一種資產支援的加密穩定幣,於2014年由泰達股份有限公司推出。泰達公司的母公司是香港iFinex公司,該公司還擁有Bitfinex加密貨幣交易所。截至2022年7月,泰達公司已在10個協議和區塊鏈上鑄造了USDT穩定幣。泰達幣被歸屬為穩定幣,是因為它最初設計的價值為1美元。泰達公司聲稱,每發行1美元的泰達幣,他們會相對保留1美元的資產儲備。

    以下為泰達公司使用鑄造USDT穩定幣的大部分協議:
    Omni協議(BTC Omni網路)。
    Liquid協議(BTC Liquid網路)。
    以太坊協議(ERC20)。
    波場協議(TRC20)。
    Solana協議(SPL)。
    EOS協議(EOS)。
    Algorand協議(ASA)。
    OMG Network協議(OMG)。
    比特幣現金(BCH)上的簡單分類協議(Simple Ledger Protocol,SLP)


    經由中心化交易所接收到USDT令牌,再加以自行封裝發行的協議種類:
    幣安鏈協議(BEP2)
    幣安智慧鏈協議(BEP20)。
    火幣鏈協議(HECO)
    熟悉去中心化金融(Defi)的老幣民,若要將其轉移到幣安智慧鏈(Binance Smart Chain)操作,就需要透過幣安交易所(Binance)封裝成幣安智慧鏈協議(BEP20)版本了。

    其中最常用的為三種,分別Omni(BTC)、ERC20(ETH)、TRC20(TRON網路,其官方代幣為TRX)。

    2021年4月,TRC20上的USDT發行流通量正式超過ERC20,目前總髮行量分別為538億美元TRC20、490億美元ERC20、103億美元Omni。

    按常識判斷,USDT本身體量已經遠超1000億美元,再加上其控制的加密貨幣如BTC、ETH等,其背後的股權勢力之複雜已經深不可測。

    2020年9月,臺灣《天下雜誌》發表文章質疑iFinex是「去中心化」的變種企業。它的完美形狀是:金庫設在臺灣,公司地址在香港,但其實是維京群島的境外公司。它發行的泰達幣,是比特幣圈最常兌換的穩定幣,因此被稱為加密貨幣界的央行,但也經常被指控是操縱比特幣價格的元兇。